福建用户提问:5G牌照发放,产业加快布局,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?
四川用户提问: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,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?
河南用户提问:节能环保资金缺乏,企业承受能力有限,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?
2025年,中国新能源革命进入深水区,特高压电网、储能电站、新能源汽车三大领域对硅钢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。025-2030年中国硅钢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.5%,但高端产品进口依赖、产能结构性过剩等问题仍待破解。这场“钢铁革命”背后,藏着怎样的?
中国正加速构建“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”,特高压输电、储能电站成为关键抓手。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在《2025-2030年中国硅钢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》中指出,2025-2030年,特高压变压器用取向硅钢需求将保持年均15%以上的增速,而储能电站对高磁感、低铁损硅钢的需求将爆发式增长。
储能领域,电化学储能装机量从2024年的50GW激增至2030年的200GW,对硅钢的磁性能、损耗指标提出严苛要求。中研普华分析显示,储能变压器用硅钢的铁损需控制在0.8W/kg以下,而国内仅宝钢、首钢等少数企业能稳定供应。
新能源汽车从“比续航”转向“比能效”,电机效率成为核心竞争点。硅钢作为电机铁芯的核星空体育 星空体育平台心材料,其性能直接决定电机能效。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,2025-2030年,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需求将翻倍,但高端产品(如0.20mm以下高牌号)仍依赖进口,国产替代空间巨大。
家电行业向变频化、小型化转型,变频空调、超薄冰箱等高端产品对硅钢性能提出更高要求。中研普华数据显示,2025-2030年,家电用硅钢将向高牌号、薄规格方向升级,带动行业毛利率提升3-5个百分点。
建筑领域,硅钢在防火门、隔音材料中的应用日益广泛。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在《2025-2030年中国硅钢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》中指出,2025年绿色建筑占比将超60%,推动硅钢在建筑电气系统中的需求增长。上海中心大厦采用的低损耗取向硅钢变压器,年节电量达50万度。
取向硅钢是变压器能效的核心,但高端产品(如0.20mm以下超薄规格)长期被日本新日铁、JFE等企业垄断。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分析显示,中国企业在常化酸洗、渗氮退火等关键工艺上取得突破,但成品率、磁性能稳定性仍存在差距。
未来五年,谁能率先攻克“0.18mm+低铁损”技术,谁就能抢占特高压、核电等高端市场。中研普华预测,2030年中国取向硅钢高端产品自给率将从目前的40%提升至65%。
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对硅钢的磁感、铁损、强度提出三重挑战。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在《2025-2030年中国硅钢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》中指出,中国企业通过成分优化(如添加铌、钒等合金元素)、工艺创新(如一次冷轧法),逐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。
硅钢生产是高耗能行业,吨钢电耗超800千瓦时。随着“双碳”目标推进,企业必须通过氢基竖炉、余热回收、光伏发电等技术降低碳排放。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,2025-2030年,绿色制造能力将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“入场券”。
循环经济方面,硅钢边角料回收体系逐步完善。中研普华数据显示,2025年硅钢回收率将达85%,较2020年提升20个百分点。
宝武集团、首钢集团等国企通过兼并重组,取向硅钢产能突星空体育 星空体育平台破150万吨,全球市占率超25%。但国企也面临机制僵化、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。
民营企业在中低端无取向硅钢、家电用硅钢等领域快速崛起。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分析显示,2025年民企硅钢产量占比将达40%,较2020年提升10个百分点。
日本新日铁、韩国浦项等外资企业通过技术授权、合资建厂等方式渗透中国市场,但高端产品仍对中国实施严格的技术封锁。中研普华预测,2025-2030年,外资企业可能通过“本土化生产+技术捆绑”策略,加剧高端市场竞争。
取向硅钢:聚焦0.18mm以下超薄规格、低铁损产品研发,突破特高压、核电等高端市场。
2025-2030年,是中国硅钢行业从“规模扩张”转向“价值重塑”的关键窗口期。需求端,新能源革命将释放千亿级市场空间;供给端,技术迭代与政策倒逼将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把握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、全球化四大趋势,将是掘金硅钢行业的核心逻辑。
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在硅钢领域拥有深厚的研究积淀,其发布的产业报告详细剖析了行业趋势、竞争格局与投资机会。如需获取更精准的数据动态与战略建议,可点击《2025-2030年中国硅钢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》查看完整报告。
3000+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+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+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+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